首页 > 最新动态 >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最新动态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2025-03-092

 点击蓝字,了解更多~

外来物种: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在腐烂的树叶下、潮湿的树根旁

我们总能见到蜈蚣的身影

在广阔的自然生物世界里

还有一种神秘且令人恐惧的蜈蚣——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图片
图片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拉丁学名:Scolopendra galapagoensis),隶属于唇足纲Chilopoda,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蜈蚣科Scolopendridae,繁殖方式为卵生。主要分布于科科斯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以及从厄瓜多尔中部到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西坡等地,在我国无记录,属外来物种。

  

近年来,全国海关口岸截获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3批次,截获同属的秘鲁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 3批次。

图片
图片


01

形态特征

图片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背腹扁平,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两部分,整个身体被几丁质外骨骼所包围。其身体长度超过20厘米,常见的身长在 30~40厘米,而最长更是能达到 44~46厘米,为世界体型最大的蜈蚣之一。

图片
图片

头部

由6节愈合而成,前端有一对触角,背面两侧各有1对集合眼,每个集合眼包括4个单眼,彼此很靠近,故很像复眼。

图片
图片

躯干部

躯干部无胸、腹之分,由1个颚肢节(位于躯干第1节)和21个有足体节组成,每一体节有1对步足。颚肢节的步足特化成颚肢,呈钩状,钩端有毒腺口。在感受到威胁或者受到挤压时,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出于自卫本能,会利用其强大的颚肢进行反击,被其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颚肢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其中毒。

图片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02

生物学特征

图片

成长蜕变

1.孵化阶段:卵产出后进入孵化期,在温度25-30℃、湿度70%-80% RH条件下,胚胎于卵内发育。雌性有护卵本能,寸步不离卷曲覆盖卵,驱赶靠近的小型昆虫、大型昆虫及其他蜈蚣等潜在威胁,大约43~50天后幼体破壳而出。

图片

刚孵化的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2.幼体阶段:刚孵化的幼体脆弱,体色浅、呈半透明状,靠卵黄囊营养存活。

图片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幼体阶段

3.成长阶段: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成长伴随着多次蜕皮。每当蜕皮时刻来临,巨人蜈蚣会提前停止进食,静静等待。每完成一次蜕变,大约能生长1.5厘米。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寿命一般为3~7年。

图片

肉食天性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为肉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它主要捕食昆虫、蜥蜴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像小蜥蜴、青蛙、蛇、鸟类、老鼠等都可能成为它的盘中餐。它利用有爪且带有毒腺体的颚肢进行捕猎,依靠自身的庞大体型,在其栖息区域内,相较诸多猎物有明显优势,能成功捕杀猎物。

图片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进食


03

危害与威胁

图片

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的颚肢具有能分泌毒液的腺体,当其咬人时,毒液可能会注入人体。伤人畜时所释放的蜈蚣毒,与蛇毒类似,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被咬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造成局部红肿、发炎,甚至溃烂,严重的还会引起淋巴管炎、组织坏死等症状,甚至出现全身症状,比如咬伤肢体的紫癜、发热、恶心、呕吐等,对于一些体质敏感的人而言,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图片

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若通过非法携带、寄递、货物夹带等途径,意外进入到其他非原生生态系统,那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它们超强的捕食能力可能会打破当地生态平衡,大量捕食本土物种,导致本土生物数量锐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威胁生物多样性。

图片


04

应急处理



当不慎被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伤时,可用肥皂水、石灰水冲洗,症状较重者应及时就医。

图片

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图片




 | 来源:海关发布



往期回顾











抖音号:CIQA

抖音APP搜索关注

中国检验检疫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