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了解更多~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虽然因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中国经济的巨轮,从来都是在劈波斩浪中扬帆远航的。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刘结一说。
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入十大工作内容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着眼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深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经济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布局蓄势。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
发布会上,巴西劳动者电视台记者用中文就中国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行提问。“首先为你的中文点赞,我想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刘结一表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过去一年,中国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地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取得新进展,进博会等国际展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我们着力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倡导‘同球共济’‘和合共生’精神,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全球发展展现了大国担当。”刘结一说。
刘结一表示,中国将持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同时,将持续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在回答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记者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问题时,刘结一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正不断丰富“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
“港珠澳大桥客流车流再创新高。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大湾区城市群‘硬联通’进一步完善。有港澳网友晒出了大湾区自驾游一日转三城的感叹。‘软联通’持续提升,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相继落地,人员、货物、资金、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加高效便捷。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已经‘点对点’运送病人。”刘结一说。
春节期间,港澳居民来内地260多万人次。去年内地旅客前往香港达3400万人次,前往澳门近245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约27%和29%。“大湾区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新活力、新气象。”刘结一说。
| 来源:《中国贸易报》